乡村、社区医生对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培训过程中精心准备的课程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受欢迎,培训效果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一是村卫生室人手少,参加培训影响诊疗和个人收入。二是培训内容欠丰富,多为重复授课,缺乏创新,对村医的吸引力不够。三是培训内容实用性、实操性不强。四是医保报销政策对中医药适宜技术倾斜力度不够,直接影响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长效机制。认真总结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中的经验,查找短板,明确今后培训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方向。一是注重基层医疗人群培训全覆盖,切实与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相匹配。各乡镇卫生院统筹、合理、兼顾安排人员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二是注重培训内容的实操性,切实符合农村医疗服务需求实际。精心遴选乡村医生感兴趣又实用的技术内容。各地市县要组织好本地域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病源、病种调查,找准、细化农民易患疾病病种,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内容、培训课程。三是注重培训效果和培训成果的转化,切实发挥对人才的激励效应。实地了解村卫生室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率,做好疗效分析。要对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师资进行再评估,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储备技术力量。四是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价格体系。将部分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规范中医适宜技术的收费标准,杜绝不明确和乱收费现象。
二、发挥智能信息化效应,扎实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线上培训。目前,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之间已经通过安装HIS系统,实现了医疗卫生管理信息化全覆盖。建议各地职能部门利用HIS系统,将医务人员定期参加理论学习培训、考核内容等纳入其中。理论授课可借助网络教学的线上模式,使村医在工作岗位就可以完成,不影响基本诊疗工作;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实时进行专业学习和答题练习。技术操作类的培训,要注重实操,第一步要广泛征求村医学习意愿,遴选乡村医生感兴趣又实用、学习后掌握了就能用、增收入的适宜技术;第二步通过HIS系统、手机APP等动漫影像视频,熟悉操作步骤和方法,增加理性认知;第三步采用现场培训,请中医药适宜技术导师现场传授,实地增加实战能力和感性印象,使技能操作手法更熟练。
三、创新培训模式,以竞赛、比武等不同考核方式检验培训成效,并作为晋升职称和评先的重要依据。一是不断完善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从政策上引导基层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如增加中医药适宜技术操作的绩效考核比重,评选中医药操作明星等,并与绩效工资挂钩。二是对于不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采用不同的实战考核,倒逼适宜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如对于急诊、急救技术,采取理论知识竞赛和急救演练等形式;对于必须掌握的针灸、推拿等常用中医适宜技术、中药鉴别技能等,采用技能大比武评选操作能手。三是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召开村民座谈会等方式,了解中医药适宜技术的使用率、有效率、满意率,达到宣传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知晓度、认可度和选择度的目的。
|